为全面监测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变动情况,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在《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监测制度(试行)》和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,采用定基指数方法,初步测算了2015~2017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。据测算,2015~2017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分别为123.5、156.7、210.1,分别比上年增长23.5%、26.9%和34.1%,呈逐年加速之势。2017年,五个分类指数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。
一、网络经济指数。2017年,网络经济指数高达362.1,比上年增长79.1%,对总指数的贡献率为34.5%。
二、经济活力指数。2017年,经济活力指数为284.3,比上年增长38.4%,对总指数的贡献率为27.1%。
三、创新驱动指数。2017年,创新驱动指数为143.3,比上年增长13.4%,对总指数的贡献率为13.6%。
四、转型升级指数。2017年,转型升级指数为132.3,比上年增长6.4%,对总指数的贡献率为12.6%。
五、知识能力指数。2017年,知识能力指数为128.5,比上年增长2.7%,继续保持稳定增长,对总指数的贡献率为12.2%。
2015~2017年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及分类指数
2015~2017年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、分类指数、增速及贡献率
指标名称 |
2017年 |
2016年 |
2015年 |
|||||
指数值 |
增速(%) |
贡献率(%) |
指数值 |
增速(%) |
贡献率(%) |
指数值 |
贡献率(%) |
|
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 |
210.1 |
34.1 |
100 |
156.7 |
26.9 |
100 |
123.5 |
100 |
知识能力 |
128.5 |
2.7 |
12.2 |
125.1 |
11.1 |
16.0 |
112.6 |
18.2 |
经济活力 |
284.3 |
38.4 |
27.1 |
205.5 |
42.3 |
26.2 |
144.4 |
23.4 |
创新驱动 |
143.3 |
13.4 |
13.6 |
126.3 |
11.3 |
16.1 |
113.5 |
18.4 |
网络经济 |
362.1 |
79.1 |
34.5 |
202.2 |
47.3 |
25.8 |
137.3 |
22.2 |
转型升级 |
132.3 |
6.4 |
12.6 |
124.3 |
13.3 |
15.9 |
109.7 |
17.8 |
附件: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统计指标体系及测算方法
一、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统计指标体系
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是指以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商业模式(简称“三新”)为主要内容的统计指标体系,具体如下:
分类指数 |
权重 |
序号 |
指标名称 |
计量单位 |
知识能力指数 |
0.2 |
1 |
经济活动人口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数比例 |
% |
2 |
“四上”企业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占比 |
% |
||
3 |
非信息部门信息人员比重 |
% |
||
4 |
R&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 |
万人年 |
||
经济活力指数 |
0.2 |
1 |
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数量 |
万户 |
2 |
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 |
家 |
||
3 |
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单位数 |
个 |
||
4 |
创业板、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 |
个 |
||
5 |
实际使用外资金额 |
亿美元 |
||
6 |
对外直接投资额 |
亿美元 |
||
7 |
快递业务量 |
亿件 |
||
创新驱动指数 |
0.2 |
1 |
R&D经费支出与GDP之比 |
% |
2 |
企业R&D经费 |
亿元 |
||
3 |
科技企业孵化器内累计毕业企业数 |
个 |
||
4 |
每万名R&D人员专利授权数 |
件 |
||
5 |
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 |
亿元 |
||
网络经济指数 |
0.2 |
1 |
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 |
万户 |
2 |
移动互联网用户数 |
万户 |
||
3 |
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 |
万GB |
||
4 |
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额 |
万亿 |
||
5 |
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 |
万亿 |
||
6 |
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 |
% |
||
7 |
网购替代率 |
% |
||
转型升级指数 |
0.2 |
1 |
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|
% |
2 |
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|
% |
||
3 |
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数量 |
个 |
||
4 |
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销售商品或服务的“四上”企业占比 |
% |
||
5 |
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 |
% |
||
6 |
单位GDP能耗降低率 |
% |
二、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测算方法
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是利用“三新”调查基础数据,采用线性加权的综合评价方法构建而成的复合指数,用来反映经济新动能发展趋势和进程。为更好反映经济发展新动能长期变化趋势,监测新动能的聚集过程,从2017年开始对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测算方法进行了改进,从环比法调整为定基法,以2014年为基期,指数值表示与2014年相比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变化趋势。具体步骤如下:
1、基础指标的标准化
基础指标的标准化处理为:
其中,为
的指数,
为报告期值,
为基期值。
另外,当基础评价指标为逆指标时,通过倒数方式转化为正指标再采用上述公式计算指数。
2、分类指数的计算
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的分类指数计算公式为:
其中,为
的权数,
为第j个分类指数指,
为第j个类别中第1个基础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序数,
为第j个类别中最后1个基础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序数。
3、经济新动能发展指数的计算
计算公式为:
其中,NEI为经济新动能发展指数,为分类指数
的权数。
注:
[1]2017年指数根据当年初步统计数据测算。
[2]指数测算以2014年为基期,数值为100。
[3]根据最新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测算方法,对2015年和2016年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进行了修订,故正文表中的2015年数据与之前公布的不一致。之前的2015年和2016年指数测算采用环比发展指数的方法。由于环比方法受指标短期波动影响,指数起伏波动大,不能有效监测经济发展新动能长期变动趋势,故而从2017年开始改为定基发展指数方法。
Copyright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
京ICP备05030302
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809号
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莲花池东路106号汇融大厦A座15层 邮编:100055E-mail:caam@caam.org.cn
联系电话:010-63979900